今天跟同事去看了一部令人感動的電影:
愛在日落巴黎時 Before Sunset,是1995年
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的續集。
年輕的時候,世界彷彿充滿無限的可能。我們總是能夠不顧一切放膽地去愛、去奉獻、去付出….遭遇幾次挫折後呢?三十歲之後,當你再回過頭去,看看先前走過的路,你,是否曾經被什麼深深傷害過?錯過什麼?有什麼遺憾嘛?你,可還記得當年的熱情與夢想?
故事主角在劇中分別九年,雙城故事同時在他們的人生中上演著;觀賞的過程中,藉由主角的對話,我不斷地將自己的生活與心情投射到他們身上,也不斷地想像著在E眼底九月的巴黎。
人生若有重新選擇的機會,你將會如何抉擇呢?
【故事大綱】
九年前,傑西(Ethan Hawke)與席琳(Julie Delpy)在火車上相遇,在維也納共度一晚,在日出前定下半年之約後各自離去,但是卻從此失去與對方的聯繫。九年後,傑西帶著以這段邂逅寫成的書來到巴黎,就在他開新書記者會的同時,席琳出現了。
日落之後就要撘趕著搭飛機的傑西,利用留在巴黎最後的幾個小時,拉著席琳在咖啡館中、巴黎街頭與塞納河上,彷彿停不下來似的說著話,想用最短的時間知道對方這九年來的境遇。兩人這時好比站在凌虛御空的鋼索上,似乎必須趁這個機會作出某種重大的人生決定,卻又好像只是兩個再次相逢彼此投緣的心靈舊識,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。日落時分即將來臨,離傑西飛機起飛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…,兩人是否會做出改變彼此今生的決定?!
【緣起】
Before Sunrise曾被影評譽為最不落俗套的愛情故事,導演Richard Linklater也自述那是一部「反好萊塢」、「給注重實際的人看的愛情電影」。男主角Ethan Hawke回憶當初Linklater寫給他的信說:「在很多電影裡被大量描述的動作、戲劇或暴力場面,他從來沒有經歷過,但是他的人生依然充滿了戲劇性。」這一段話,在九年後的
Before Sunset裡,經由男主角傑西的口說了出來。
Before Sunrise的開放式結局,不僅讓觀眾感到意猶未盡,連Linklater、Hawke與女主角Julie Delpy三人都念念不忘。多年來他們一直考慮要拍一部續集,甚至將整部片發展成一齣影集。不過一直要到「真實時間」的這個大方向出現之後,
Before Sunset才終於脫離口頭討論,進入實際發展階段。
初期三人先利用電子郵件交換意見與零星對話,不過一度陷入「生不出來」的焦著狀態,直到有一天Delpy突然寫出一大段角色獨白,才讓劇本的發展開始突飛猛進。Linklater說:「這部電影來自我們三個人的內心深處,不過Delpy和Hawke尤其如此。他們挖自己挖得很深,已經跟編劇沒兩樣。」Hawke也說拍這部電影「也是在檢視你自己,看你變了多少。」
五個月後劇本出爐,正式進入拍攝階段,然而排練時間只有兩週,拍攝時間只有三週,比
Before Sunrise排練四週、五週拍完還要緊迫。不過九年來一直保持聯絡,也有過其他合作經驗的三人默契十足,再加上整部片醞釀已久,使吃緊的時間表所引發的問題減到最少。這是一場Hawke與Delpy的雙人秀,已經寫好的對話在兩人的精湛演出下,展現出兩個重逢的舊識之間興之所至或有感而發的談話魅力。背景雖然在花都巴黎,卻在Linklater的特意安排下,免去了觀光宣導片般的花俏,呈現出女主角席琳眼中平實卻仍然美麗的面向。
最重要的是九年前所定下的半年之約究竟有沒有實現?九年前充滿浪漫情懷、一心期待著未來的兩個年輕人,在各自走了九年的人生之後還留下多少影子?這些不但觀眾有興趣,連導演與男女主角都想知道的問題,或許在
Before Sunset有了解答,也或許仍然如許多人生中的不可知一樣,再次留下令人難以忘懷的餘韻。
【演員卡司】
Ethan Hawke 伊森霍克(編劇/傑西)
Ethan Hawke於十四歲以「衝向天外天」進入影壇,如今才三十四歲的他,已經兼具編劇、出版作家、導演等多重身分,甚至曾經為電影「四個畢業生」演唱插曲。演出代表作有「春風化雨」、「益智遊戲」、「千鈞一髮」、「烈愛風雲」、入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「震撼教育」以及「機動殺人」。
Julie Delpy 茱莉蝶兒(編劇/席琳)
Julie Delpy和Ethan Hawke一樣,十四歲就演出新浪潮大師高達的「偵探」。此後她與多位歐美電影大師合作,代表作有「壞痞子」、「孽海親情」、「玻璃玫瑰」、「豪情三劍客」、「白色情迷」等。
Richard Linklater 李察林克雷特 (導演/編劇)
Richard Linklater的第一部長片是用超八拍的「It’s Impossible To Learn To Plow By Reading Books」;第二部片是在24小時的劇情長度裡讓觀眾看了一百個角色的「Slacker」;第三部的獨立經典之一「年少輕狂」找到還沒成名的馬修麥康納、還在演俗辣的班艾佛列克、還在當花瓶的蜜拉喬娃維琪、以及被時代雜誌稱為Queen of Indies(獨立製片女王)的芭珂波西;第四部「愛在黎明破曉時」讓Linklater一舉拿下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。其他作品有「牛頓小子」、「甜蜜的強暴我」、以及去年的賣座喜劇「搖滾教室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