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的人,會有不同的立場,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認知方式,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是經由立場來決定「觀點」。身處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N倍數時代,在有限的人生裡,如何建立自己的「觀點」,也學習尊重別人的「觀點」,在不同的觀點之間,相互激盪著狹義或廣義的對世界認知的可能性,擴展台灣島國人民看待世界的不同方式,這樣的理想就是公視再次製播「觀點360°」的用意。
越來越多人感歎台灣的頻道變多,民眾的視野與觀點卻沒有隨之變廣及成熟,許多媒體報導焦點依舊停留在一片情色腥羶暴力商業的氛圍之中。於是在「今天不讀書」的主持告一段落後,蔡康永重拾獲得好評的紀錄片賞析節目「觀點360°」主持人身份,藉由世界各國(包括台灣)的優秀紀錄片,透過來自不同的觀點與聲音,看看在制式的傳媒聲音之外,其實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事物值得我們凝視,而不是將自己的眼界停留在狹隘的傳媒訊息裡。
「觀點360°」曾在2002年製播過17集,如今重新續播,擴大選片範圍,囊括世界各地的優秀紀錄片,西方電視史上第一個對紀錄片下定義的英國導演約翰格里爾生,這位紀錄片之父說:「紀錄片應該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。」這個定義含有三個層次,就是『藝術性』、『戲劇化』和『科學的證據』。在紀錄片拍攝已經蓬勃發展的今日,「觀點360°」以紀錄片為主幹,企圖以柔性知識為範疇,用攝影機為筆,為台灣觀眾訴說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故事。
「觀點360°」--給您的當然不只360個觀點,而是在不同的觀點裡,打造個人360度全方位視野,每多一種觀點,就可以對自己多一分的瞭解,對別人多一分的尊重,對世界多一分的親近。每週五晚上十點鐘,在第13頻道公共電視,90分鐘的投資,創造屬於您自己的「觀點360°」。
【第一集 『黑暗中追夢』:三位多重障礙者的故事】播出時間:2005年6月3日〈週五晚間 10 點〉
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閱讀勵志故事,這些勵志故事裡的主角,多半是身心有障礙的人,付出努力克服萬難的達到讓一般人也難以望其項背的程度。閱讀勵志故事最主要的功用,當然不是要每個都變成和身心障礙的人一樣,而是藉由這些身心殘障者的努力,讓一般手腳健全的「正常人」,重新學習看待生活的方式與生命的意義,如果他們都不放棄自己,一般正常人又為什麼要放棄自己?
『黑暗中追夢』敘述在台灣的三個多重障礙盲生--林偉智、呂文貴、莊馥華等三為多重障礙盲生,在特殊才能方面發展故事的紀錄片,拍攝者是彰化師大教授萬明美,萬明美從事特殊教育30年,花約二年時間,自己出資拍攝特殊教育紀錄片,請導演哥哥萬仁指導,找文化大學戲劇系的兒子林懷生掌鏡。他們雖然有智障、自閉和重度殘障等缺陷,但另一方面具有令人驚異的特殊才能,和大家一樣有笑、有淚,依然朝向生命的出口勇敢摸索前進。
【蔡康永Profile】如何定義這位亦莊亦諧的主持人呢?
他是一個不隨從主流的邊緣者,也是叛逆價值的主流人物?
他可以牽動訪客心底的那條線讓人落淚,也可以即興提問百無禁忌?
在網路搜尋引擎裡,鍵入「蔡康永」三個字,就會跑出近三萬筆有關他的資料,告訴您關於他在1962年生於台北,1990年從美國加州大學電影電視研究所拿到編導製作碩士學位,回到台灣後從事電影編劇、影評、寫作、台北之音電台總監、《GQ》雜誌總編輯、主持過電視節目「翻書觸電王」、「真情指數」、「兩代電力公司」、「今天不讀書」、「康熙來了」…等
但這就是全部蔡康永嗎?當然不是!!
想要瞭解更多面向的蔡康永,敬請準時收看每週五晚上十點—第13頻道播出,由蔡康永主持的「觀點360°」!!
資料來源:
公共電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