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去看了一齣很特殊的戲,創作者將它定義為「一齣解構戀愛的多媒體詠嘆劇」;身為觀眾,以白話的方式形容,稱它為「陳立華單人對口相聲+許茹芸與黃耀明聯合演唱會」,應該是非常貼切的說法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*以下資料摘錄自聯合報及表演搶先報*
去年以圖書館為場景,在三個小時半內以「讀本」方式詮釋張愛玲小說「半生緣」的香港劇場奇才林奕華再出怪招,這番他將以卡拉OK形式,唱演法國哲人羅蘭‧巴特的「戀人絮語」。
林奕華說,戀愛是卡拉OK,戀愛是古典音樂,歌和音樂都是一種愛情的呼喊,然而詠嘆吟唱的背後究竟是一攤死水,還是無限汪洋?他企圖延續羅蘭‧巴特解構愛情的手法,拆解情歌文本背後的符號。
林奕華指出,「戀人絮語」將以三條平行線構成,一是歌曲、二是詩,三是羅蘭.巴特的文本;情境設定一名情傷男子〈陳立華飾〉為愛自殺前,去卡拉OK他會點哪些歌?是香港資深音樂創作人黃耀明如張國榮般,自憐自戀的迷離呢喃?台灣歌手許茹芸渾然天成的純淨嗓音,演唱越劇「紅樓夢」中的葬花詞?還是被比喻為「會唱歌的周星馳」,另類歌手陳浩峰無厘頭吶喊的後設戲謔?亦或是曾演出「地下鐵」的媒體人黃俊銘,悠揚渾厚的古典樂音?這些不同領域的歌者,各自表述情歌底下的愛情風景,同時傳達「愛情是一種消費活動,卻要它地久天長」的矛盾。
此外,同為編導的胡恩威也特別強調,觀眾可不要抱著看愛情故事的心情來看「戀人絮語」,因為,這齣戲沒有故事,只有一大堆戀人的符號,陳立華將化身為羅蘭‧巴特,帶領觀眾進入自我折磨的愛情狀態。
【羅蘭.巴特】
羅蘭.巴特(Roland Barthes 1915-1980)被稱為繼沙特之後,法國知識界最具影響力的怪傑,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,他在符號學、精神分析批評、解構學、解構主義諸領域都有卓越建樹,對西方文論及文化研究影響深遠。他提出「作者已死(La mourt de l’auteur)」與「零度寫作(LenDegr’e z’ero de l/ecriture)」的文評理論,引爆文學界與學術界的自醒,也掀起了閱讀的新觀念。羅蘭.巴特是肺結核的患者,然而,他卻於1980年在巴黎遭卡車撞倒、重傷而亡。
「戀人絮語(Fragments d’un discours amoureux) 」是他晚年代表作。1975年,羅蘭.巴特(Roland Barthes)在法國巴黎開了一個討論班,企圖拆解歌德「少年維特的煩惱」語言的外衣,「戀人絮語」就是拆解過程的結晶,全書沒有動人的愛情故事,有的只是有關愛情的一連串片斷絮語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完上述介紹後,你了解整齣戲的結搆了嗎?!知曉它的內容了嘛?我揣測你應是搖搖頭地。
的確,看完這齣戲後,忍不住與一同觀賞的女伴們熱烈地討論起演員的角色、代表的符號和定位、當然還有場景的編排設計、音樂選擇…因為,抽象的地方還真多啊!
演員部分,陳立華的單人對口相聲是很棒的(我不知道這個名詞用得對不對,可他同時呈現男女面對感情的焦慮時,的確是讚讚讚喔),再一次被他豐富多變的聲音表情所吸引,即便當許茹芸或黃耀明演唱時,還是可以在陳的身上看到許多細緻的演出;而許茹芸和黃耀明呢?由於我將他們的角色定位為歌手,因此也算稱職吧!還有這兩天討論不斷的陳浩峰,全裸演出少年維特的勇氣的確可嘉,而他和黃大徽的演出,對我來說,也是最抽象的部份。
不知編導是否故意,這是第一次我深深地覺得,被乾冰噴射及換景機關的聲音影響到觀賞,後台人員除了暗燈出來變換道具之外,觀眾甚至偶爾可以看到後台人員在後台旁拉動圍幕佈景等動作。好吧,既然整齣戲的靈感來自於解構主義「戀人絮語」,或許編導也希望解構戲劇的演出,以呼應書籍本身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